

更新時間:2018-06-27 09:52:17
信鴿撲翼無人機的外形很逼真
中國仿鳥撲翼型無人機技術取得重大進展,有可能成為突防敵方雷達監測的“間諜鳥”。有港媒25日報道稱,代號“信鴿”的仿鳥撲翼型無人機由西北工業大學的專家領銜設計,重約200克、翼展約50厘米,*大飛行時速可達40公里,*長續航時間為30分鐘。機上載有高清攝像頭、GPS天線、飛行控制系統和衛星通信數據鏈,可以把發現的情報及時傳送回指揮部。特制的防震顫軟件,可以保證載機攝像頭的成像清晰度,從而成為令敵人難以發現的偵察手段。
信鴿仿生無人機獲得軍方肯定
中國在無人機發展上,曾從名不見經傳,到一舉在很短時間內躍居世界**。如今在世界各國,如果說一個國家沒有使用中國武器,這個比例也許不少,但如果沒有使用中國無人機,那就太難以置信了。也正因為世界各國各行各業的需求很旺盛,所以中國在研發無人機上,進入了無所不在的狀態。在首屆首創JY-300無人預警機之后,又推出了“信鴿”仿生無人機。
仿生無人機和真的鳥類比翼齊飛
這次境外媒體報道的“信鴿”仿生無人機,是一種模仿信鴿飛行的新型無人機,該機主要是由一個曲柄搖桿帶動的撲翼為動力,機翼撲動后同時產生升力和推力,驅動無人機向前飛行。如果為這種無人機粘上羽毛,相信不管是真的信鴿還是人類,如果不仔細觀察,是不會分清到底是一架無人機還是一只真的信鴿。這就為這種無人機提供了特殊用途,可以混在真正的鳥類中飛入軍事禁區,從而可以發現保密很嚴歌的目標,充當“間諜鳥”的腳色。
目前世界上*知名的4種仿生無人機
這類“間諜鳥”盡管既可秘密偵查又容易隱蔽自己的目的,但是也存在一個很大的短板,那就是因為現有技術的原因,對使用的天氣條件要求極高,因為仿生無人機暫時還做不到真實鳥類那樣復雜的飛行控制——據說能做到90%就已經算高的了。不過,“間諜鳥”的用途和前景很誘人,特別是在軍事上,可廣泛應用于邊境巡邏、搜集情報、反恐偵察等領域。如今,世界上*出色的仿生撲翼無人機有4種,分別是德國的“智能鳥”、美國的“果蠅”、中國的“金鷹”和“信鴿”。
中國信鴿無人機的應用效果
分析認為,采用仿生原理研發的無人機,通過一些措施可以與真實的鳥類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,從而欺騙敵人的雷達和眼睛,進而出現在設防嚴密的禁區完成偵察任務。正是因為上述優點,早在2011年9月就曾獲得無人機設計大獎的“信鴿”仿生無人機,如今已在各個領域獲得廣泛應用,當然秘密的軍事用途是不會被外界知曉的。據悉,目前有關設計部門正在使用新技術對其進行升級,以便使其仿真度進一步提升,從而可以讓敵方更難分辨出來,以獲得更隱秘的情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