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更新時間:2015-12-14 15:38:53
今日,國防部召開11月例行記者發布會。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,無人機不能無人管,其違法違規飛行對國家公共安全、飛行安全與空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。目前,針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系列法規和標準。而根據現有的規定,無人機飛行都要預先申請,經批復后方可飛行,然而由于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興起,不少無人機處于”黑飛“狀態。
在此背景下,無人機行業亟待完善法律法規,獲得合法飛行途徑,從而擴大市場規模,推動我國航空產業鏈不斷發展。
無人機是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的簡稱,是指依靠無線遙控技術與自備的程序操控飛行的航空飛行器,分為軍用與民用兩類。其中,軍用無人機價值*高,但應用于軍工領域,市場化程度低。隨著無人機技術成本下降,民用無人機市場培育成熟,目前正呈現較為強勁的發展態勢。
民用無人機分為專業級與消費級兩種。專業級無人機應用在應用在農林植保、影視航拍、電力巡檢、測繪等領域,消費無人機目前則作為航拍與玩具。從政策角度考慮,專業級無人機技術程度更加成熟,且能幫助政府等部門從事作業,因此預計更容易獲得政策認可。
同時,消費級無人機發展潛力也不容忽視。消費級無人機具備技術不高、成本為王的優勢,因而得以率先在國內打開市場,目前成為智能硬件中*具發展潛力的一大類產品,深受初創公司與資本市場信賴。目前國內消費級無人機廠商有大疆、飛豹、億航、極飛與零度質控等。未來消費級無人機在國內進一步普及需要繼續縮小體積、降低成本,并符合政策要求。
數據顯 示,2014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僅為15億元,在消費級無人機助力下,2015年民用無人機將快速發展。預計未來5年我國專業與消費級無人機兩大領 域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保持在19%以上。未來十年內,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有望快速上漲至300億元。隨著無人機技術不斷發展,無人機廠商依靠硬件盈利 的模式將會改變,在互聯網快速沖擊下,無人機行業將轉向服務盈利與數據盈利。
(以上數據信息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《2016-2021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